產品描述
1、控制系統:系統上配置不小于10英寸觸摸屏控制器,配置“指靜脈+人臉”生物識別技術。
2、智能開啟方式:必須由管理員通過庫房聯管聯控平臺授權后,由兩名操作員開啟,授權和開啟均應采取虹膜或“指靜脈+人臉”識別方式,能防止人臉照片、人臉視頻等假體攻擊。應分別為兩名操作員設置獨立的生物信息識別裝置,通過系統軟件設計,控制兩名操作員生物信息識別時間間隔不得超過閾值(可自行設定),超時后外門應保持閉鎖狀態,同時控制兩個識別裝置的間距,使人員穿行兩點間時間超過所設定閾值,實現單人無法開啟庫房外門的效果。。
3、應急機械開啟:安裝有雙鎖孔的應急機械防盜鎖頭,當“指靜脈+人臉”識別失效時,可使用兩把機械鑰匙應急開啟,滿足雙人互開啟要求。
4、具備人機顯示界面,人機顯示界面應能實時顯示日期、時間、電源狀態、網絡連接狀態、自檢狀態、數據下載狀態等。
5、能夠自動感知防護門開閉狀態、非正常開啟(門非法開啟產生的縫隙大于等于2cm時)、遭破壞等信息,并自動上報庫房智慧聯控平臺,庫門應能啟動現場聲光報警,現場報警器啟動后,應僅允許具備權限的管理人員解除報警,不應有漏報警,誤報警單門不超過12次/年。
6、可視對講功能:可在庫門控制器人機交互界面與遠程管理平臺進行雙向視頻對講;可以在庫門控制系統主界面點擊對講按鈕與管理平臺進行實時對講,支持視頻和音頻同步對講。
7、校時要求:未聯網運行的庫門應具備手動按時功能;聯網運行的庫門應具備自動校時功能,時鐘與北京時間的偏差應小于或等于1s。
8、斷網續傳功能:將庫門與多功能控制器之間連接的網線斷開,庫門可將日志記錄信息存儲至本機中。當網絡恢復正常后,可將斷網期間產生的報警記錄、開啟庫門記錄等日志記錄信息上傳至服務器平臺軟件
9、信息記錄要求:a)應能自動記錄庫門正常操作信息(至少包括:人員添加、刪除信息,庫門啟閉信息,應急開啟信息,解除報警信息等);b)所有記錄不可刪除和更改,能保存不少于10年的最新運行信息記錄,運行信息存儲區記錄滿后應能自動覆蓋;c)當電源不正常或掉電時,系統基本信息和記錄的運行信息不應丟失;d)所有記錄的運行信息應能通過數據接口下載,數量下載應有下載指針標志和下載權限限制。
10、遠程審批:領導對提交上來的庫門開啟申請通過管理平臺進行遠程審批,審批通過后任務發送至庫門,用戶即可在庫門終端開啟庫門。
11、數據同步:控制器可直接聯網,能夠與服務器同步用戶數據,可與第三方管理系統對接。
12、圖像抓拍功能:開啟庫門時能對操作人員進行圖像抓拍,抓拍圖片分辨率(像素數)為1920x1080,抓拍圖片存儲數量不少于250000張。
13、脅迫指紋報警:可以錄入脅迫指紋,通過脅迫指紋開啟驗證,庫門控制器會自動將報警信息傳送至服務器。
14、指紋模塊具備如下功能:
14.1、指紋測試中,0.01%。
14.2、指紋匹配功能檢查:應能將采樣的圖像與注冊的模板進行1:N和1:1比對;1:1比對時,平均響應時間應≤50ms,1:N比對時,平均響應時間應≤350ms;將報警信息傳送至服務器。
14.3、特征生成時間試驗:單枚手指從圖像到生成特征時間應≤700ms;
14.4、存儲容量檢測:存儲指紋特征模板數應不少于512個。
14.5、通訊接口檢查:應具有USB 2.0/3.0和RS232串口通訊接口。
14.6、外殼防護等級:IP54。
15、人臉識別攝像頭具備如下功能:
15.1、錯誤接受率和錯誤拒絕率試驗:在同一設定閾值條件下,設備的錯誤接受率(FAR)小于或等于 0.1% 時, 錯誤拒絕率(FFR) 小于或等于5%。
15.2、攝像頭畸變試驗:設備攝像頭畸變應小于等于 5%。
15.3、性別屬性判斷準確率試驗:設備性別屬性判斷準確率應大于等于 95%。
15.4、人臉識別距離試驗:設備人臉識別距離范圍應為0.3m-2.0m。
15.5、1:N 人臉識別響應時間試驗:設備 1:N 人臉識別平均響應時間應小于等于1.0s。
15.6、參數設置功能試驗:設備應支持通過操作軟件設置人臉識別閾值和活體檢測閾值。
相關產品
歡迎您的留言咨詢